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发展中心

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2024年教改立项指南

发布日期:2024-05-25 浏览次数:

项目类型一、人工智能对大学数学教学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研究内容:本项目主要研究新时代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对大学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教学带来的影响和变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 面对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知识生成、知识获取、知识问答、知识推荐等方面的先进性和对教与学数据分析的全面性,研究如何转变大学数学教学理念、调整大学数学教学目标、重建大学数学课程体系、重组大学数学教学内容、构建大学数学自测系统等来应对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对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带来的新挑战、新要求和新方法。

1.2 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通过资源生成式教学、目标牵引式自学、教师引导式伴学、学生自主式检测,实现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相融合的育人目标。

1.3 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大学数学课程新体系、内容新要求和教学新范式。

申报要求:项目接受自由申请或者多所学校联合申请。要求申请人须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良好的教研基础,在大学数学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方法创新方面业绩突出,在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方面有实践经验。

结题要求:提交一份完整的聚焦研究内容的研究成果报告和支撑材料。研究成果报告须包括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改革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新体系和新范式,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赋能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方案。支撑材料包括发表的与本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高水平教改论文,体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大学数学课程新体系、教学新范式和实施新方案等。

项目类型二、人工智能时代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内容:本项目主要研究如何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建设大学数学数字课程和数字资源,改革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教法。可选择具体的一门大学数学课程开展以下内容的研究:

2.1 研究如何转变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以适应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对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2.2 研究人工智能赋能的探究式、问答式、反馈式、导学式多模态教学教法,研究和创设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范式。

2.3 研究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开展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以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导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师的伴学中强化学生人文情怀、社会情感和沟通合作能力培养。

2.4 研究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辅助生成“问答式”教学资源、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研究如何将知识点为单元的碎片化学习资源生成服务特定教学目标的系统化教学方案(教学实例)。

2.5 研究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的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感知兴趣做出个性化评价,据此推荐学习路径。

申报要求:项目接受自由申请或者多所学校联合申请。要求申请人须具备良好的教研基础和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能力,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创新、知识图谱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方面有实践经验。

结题要求:提交一份完整的聚焦研究内容的研究报告和相关支撑材料。研究报告须包括人工智能时代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新教法、实施方案、个性化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教学实践效果分析等,为人工智能时代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支持材料包括发表的与本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高水平教改论文,体现项目研究内容的实施方案、章节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实例等。

项目类型三、大学数学数字化教材建设和数字化资源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本项目主要研究大学数学数字化教材的呈现范式和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于课堂的教学模式。可选择具体的一门大学数学课程开展以下内容的研究:

3.1 研究人工智能时代大学数学数字教材的特征及呈现形式。

3.2 研究如何基于大学数学知识图谱,建设体现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适于特定教学目标的数字教材。

3.3 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生成适于特定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构建大学数学课程知识库。

申报要求:项目接受自由申请或者多所学校联合申请。要求申请人须具备良好的教研基础和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能力,在大学数学教材编写、知识图谱建设、数字资源建设等方面成果突出。

结题要求:提交一份详细的聚焦研究内容的研究成果报告和相关支撑材料。研究报告须包括数字教材的呈现范式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数字教学资源的可实施方案。支撑材料包括发表的与本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高水平教改论文,选定课程的数字教材(可以是部分章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选定课程的知识库(数字资源)和实施策略等。

项目类型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研究内容:本项目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如何规范、优化其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可选择以下内容研究:

4.1 适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

4.2 适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大学数学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教材建设。

4.3 体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学习目标的教学标准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

4.4 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引进、使用及国内优质教学资源的输出、推广模式。

申报要求:项目接受自由申请或者多所学校联合申请。要求申请人须具备良好的教研基础,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大学数学课程的基本教学情况或参与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在大学数学教材编写或数字资源建设等方面有丰富经验。

结题要求:提交一份完整的聚焦研究内容的研究成果报告和相应支撑材料。研究报告须包括适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新体系、数字化教材、教学实践效果分析等;支撑材料包括发表的与本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高水平教改论文,符合研究内容的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资源、教与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等。

项目类型五(高教专项)、“四新”背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研究内容:四新背景下,大学数学新形态教材建设和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融合贯通、教为主转为导为主的伴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可选择具体的一门大学数学课程开展以下内容的研究:

5.1 支持个性化学习、体现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应用、突出问答交互的数字教材建设及使用模式。

5.2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水平的典型案例。

5.3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与立德树人融合贯通的大学数学教学方式和教学实例。

5.4 创新混合式教学、翻转式课堂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分析混合式教学、翻转式课堂的教学实效。

5.5 适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数学数字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申报要求:本项目是高教专项,主要通过定向方式邀请学校开展项目研究。项目申请人须具备良好的教研基础,长期坚持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一线,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

结题要求:提交一份完整的聚焦研究内容的研究成果报告和相应支撑材料。研究报告须包括经项目研究形成的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新资源、新案例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效果分析等;支撑材料应包括发表的与本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高水平教改论文和支撑项目研究成果实证资料等。

特别说明:

1.2024年资助项目研究时间段为2024.07.01-2026.06.30

2.2024年项目类型一至项目类型四拟资助总经费不超过45万元左右,单一项目资助经费1.0-1.5万元。要求申请学校按项目批准经费额度1:1配套。项目类型五拟资助总经费不超过50万元,单一项目资助经费1.0万元左右,视具体研究内容定。

3.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时,对专家组认定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题支撑材料”同“项目指南要求”不一致的项目,视具体情况按“中期整改”“暂缓结题”“不予结题”处理,处理结果在中心网站发布。坚决杜绝将与本项目研究内容无关的成果作为项目结题成果。

4.能标注“项目资助”的研究成果必须标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项目(项目编号CMC2024XXXX)资助成果”,否则不作为项目结题支撑材料。

5.为了便于项目评审和存档,2024年中心项目申报继续实行网络申报和纸质材料申报并行。请有申报意向的老师登录https://ke.enetedu.com/sxjx在线注册并填报信息,操作指南请见附件《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2024年教改项目申报评审系统操作指南》;同时,请填写“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2024年教改项目申报书”(附件1)和“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2024年教改项目申报信息表”(附件2)。项目申报材料电子版同时发送至中心办公邮箱:gxsxjxzx@mail.xjtu.edu.cn,邮件请以“2024年教改项目申报+学校+申报人姓名”为主题,中心仅收取邮件并附邮件阅读收条,不予回复确认;纸质版申报材料快递至中心,其中,纸质申报书一式三份(后期不返还)须签字盖章后快递至中心,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张华 收,电话18309293696,邮编710049

申报截止时间为615日(含纸质材料快递送达中心时间),逾期视为无效申报。

6.有以下情形者,中心不接受本次项目申报:

(1) 3年内,项目中期检查未通过者(含项目组成员);

(2) 4年内,项目未结题或者暂缓结题者(含项目组成员,由所在学校出具特殊原因者除外);

(3) 5年内,项目在研期间未按要求按时提交材料者;

7.其他不明事项,请关注中心网页通知或咨询中心秘书张华老师:029-82668042gxsxjxzx@mail.x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