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发展中心

2023新时代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3-12-13 浏览次数:

2023年12月8—1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厦门大学承办的“2023新时代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厦门成功举办。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马志明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相关教指委委员,以及来自全国近300所高校的700余位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到场参会。

开幕式由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程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副校长方颖教授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与会代表介绍了厦门大学的办学历史、办学宗旨及近年来数学学科的发展成就,并对未来高校的人才自主培养进行了展望。研讨会组委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在致辞中表示,期望广大高校数学教师通过研讨会的平台,分享教改经验,深入交流研讨,探索智能化教育新思路,助力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高等教育出版社阳化冰副总编辑在致辞中介绍了高教社在教育出版领域的成果和创新,并表示高教社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并参与高校教学改革,加强数字技术在数学与统计学类课程教材建设中的创新应用,为教育强国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研讨会共邀请了9个大会报告。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马志明院士以“从香农信息论到熵中心极限定理”为题深入介绍了香农信息与数学的关系、5G极化码理论中的数学等信息论相关的现有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信息通信领域对数学提出了诸多挑战,及未来信息通信与数学交叉的理论突破机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以线性代数中的一些数学思想和应用实例”为题,传授基础知识在前沿科技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如分析矩阵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欧式空间方法的使用等,指出高等代数/线性代数课程所传递的数学方法对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养成的重要作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李若教授在题为“北太天元·逆数而行”的报告中,分享了国产基础计算软件北太天元的研发历程与思考,并同步了北太天元软件的现阶段成果与技术进展,及在理论算法发展、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方面所做的重要尝试和推广。

同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徐建平教授介绍了“新时代大学工科数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回顾了同济版《高等数学》教材的发展历程,在传承经典的同时,针对新时代大学工科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和转变提出了相关举措,持续助力新工科发展。

江苏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秦厚荣教授分享了“数学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包括人才培养的路径、理念和保障机制的创新,提出在教学改革中构建新型课程体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重构学生评价机制,进而实现课内课外全方位、本科阶段全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洪祥教授讲述了“如何做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提出时代呼唤着优秀教师,并从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建好一门课、如何编好一本教材三方面,结合教学中的具体案例帮助广大数学教师明确努力方向,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复旦大学张军平教授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下的数学教学与思考”为题,从大模型的简要介绍与现阶段应用进展切入,阐释人工智能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和积极意义,以及数学统计理论对人工智能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国家级教学名师、广州大学曹广福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大学数学教材建设与课堂教学”,从教材改革的重点、课堂教学的本质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三个方面深度剖析,指出应注重数学思想、强化数学应用,提出“问题是课堂的核心、思想是课堂的灵魂”,并分享了课题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国家级教学名师、厦门大学林亚南教授分享了“一流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从课程、教材、教法、慕课、队伍五个方面,以厦门大学“高等代数”课程组为例,介绍了一流课程建设的经验,并指出要充分认识课程和教材的重要地位,广大数学教师应做到“备好教法,心中有术”。

研讨会共设置了四个分会场,围绕“数学及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十四五’期间高校数学与统计学类一流课程教材建设”“面向‘四新’建设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材融合的创新与实践”等专题,遴选邀请27场分会报告。报告内容全面、代表性好,交流研讨充分。

研讨会设置了论文书面交流专区,张贴拟收录的100余篇教改论文。与会代表及论文作者现场交流论文内容及心得,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本届研讨会内容丰富、报告精彩、研讨深入,为广大高校数学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对推进“十四五”期间高校数学与统计学类课程教学改革与高质量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